文艺评论 | 从宇宙诗到机械号子——流浪地球计划怎样影响音乐创作?

地球日报2081年5月7日讯

  自流浪地球计划开展以来,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希望与绝望常常悬于一线之间。音乐是时代之声,在适应新的生存状况的过程中,全世界的人们的音乐创作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发生变化的是乐器。太阳风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前所未有,每一次G6级别的太阳风暴都会造成大量电子乐器元器件受损,而流浪地球计划的实施征用了电子乐器制造业95%以上的产能。到2070年,可以正常使用的电子乐器甚至比斯特拉迪瓦里式小提琴还要少,电子乐器演奏也成为了只出现于当时重大庆典上的高雅音乐。而一度式微的古典乐器则因为材质稳定、易于保存、不耗电等特点重回大众视野。在完全定居地下城后,人类摆脱了太阳风暴的困扰,制作古典乐器的材料获取又相对困难,电子乐器再次崛起了。

  聊完乐器,让我们将目光放到音乐本身。虽然在流浪地球计划初期,文艺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抑,但在地球跨过天王星轨道之后,各式各样的音乐流派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年轻人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宇宙诗派。在前所未有的宇宙旅途中,人们变得更加关注恢宏深邃的宇宙和飘摇不定的人类命运。在这种环境下,宇宙诗派应运而生。它以宇宙为母题,通过壮丽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表现宇宙的浩瀚、天文现象的瑰奇、人类对宇宙的无尽好奇和前途未卜的探索,其代表作品有《α半人马座狂想曲》、《星路》等。

  以20后、30后为代表的中年人群则更喜爱以生存题材为主的音乐流派——“生存旋律”。这个流派的作品通过委婉动人的旋律和立意深刻的歌词,向听众传达人类对生存的渴望、对传承的礼赞和对未来的憧憬。20后、30后这一代人前后历经太空电梯坠落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太阳氦闪危机,见证了人类一次次从危机中竭尽全力自我拯救,尤能与生存旋律产生共鸣。其代表作品包括《回家》、《选择希望》等。

  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的工人群体中也有新的音乐流派诞生,他们就是“机械号子”和“赛博交响”。

  号子,是古代中国人民在劳动中协同使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领唱,大家应和。而在人与智能机械高度协同的今天,高级机械管理员接连快速发出指令、操作员与机械顺畅协同的人声与指示音复合形成节奏鲜明,极为“洗脑”的类打击乐节拍,这就是“机械号子”。工人们简单地以工种为号子起名,如“空间架构号子”、“电路铺设号子”……“机械号子”的节奏根据工种不同、工况不同、工序不同千变万化,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体内啡肽分泌,起到提振精神的作用。

  而赛博交响派则完全聚焦智能机械,他们认为全自动车间流水线上智能机械精确高效的传动更能表达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秩序”与“理智″,这一流派的代表作有《MOSS》、《泰坦机械》等。

  此外,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小众音乐流派。“氦闪布鲁斯”聚焦特定事件,流派创始人Betrayal Wu曾经坚信太阳氦闪是谎言,在见证氦闪后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与空洞,创作了广为流传的《太阳是白洞》。“荒原野兽派”则大多为最后一批地上幸存者的后代,地上极端的环境与狂野的生活回忆在竭尽全力的嘶吼中代代相传。只不过,如果你想欣赏这个流派的表演,可能得去地下城的空气循环管道里碰碰运气。

  诚然,我们已经挥别黄金时代,但仍有向往鲜花与蓝天的心灵在歌唱、劳作、追思。流浪的地球步履不停,征途之上的我们也会有更多的声音被时代铭记。

(乐评人:叶启明 审校:叶梦昀 Strike_AI 南宇初)